是一種幸運吧~到過醫院的次數屈指可數,
這回因為媽媽的腳不舒服,陪她到醫院待了一早上,
在醫院中看到各式各樣的人,突然覺得這也是一種人生縮影啊!
幫媽媽診斷的醫師,也算是個名醫,因此雖然我們早早掛了號,
但他細心的診療過程,平均一位病人花上20分鐘以上,
所以光等候的時間就佔了近二小時,
候診區滿滿的人外,進到診療間又有七、八人等候,
我覺得很有趣的是,每個人其實都慇切盼望著醫師趕快幫自己診療,
給自己一個說明,但還算有耐心地等候,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都是老病號了,所以也不急不催,
當然也有插隊,擔心自己沒法看診的患者,不停地敲門想闖入,
在門口的護士其實已無耐心,但她還是得遵照醫院的規定,
有禮貌地說:XXX你好,很高興為你服務,
不帶感情的聲音,聽多了讓我覺得想笑也為她可憐,
關在這小小空間,等候醫師的指示,要阻檔一些不遵守規範的民眾,想發火又不能,只能一再用那不帶感情的聲音隔離。
而這位醫師看待及處理這些狀況的反應則有趣多了,
每一位他總是用開朗的聲音叫著~老哥、大哥、奶奶、小姐~~
和對方有應有答的安輔他們焦慮的心,
例如有位老奶奶,硬是插隊在診間待著不走,
護士怎麼叫都沒用,她還說她等下有另個診,一定要醫師先幫她看,
醫師一邊處理原有患者,老奶奶擋著他說:[你一定要給我個保証,到底我的腳需不需再開刀],醫師按著她肩頭說,不用,你只需要運動,you know,Just go out! Do Excise!
然後還故意將老奶奶拐杖藏起來,把她逗得樂不可支。
好不容易送走老奶奶,醫師就和我們說,這個老奶奶其實常居國外,兒子是國內某個大企業的總經理,但就常常把她丟在這兒逛門診,醫師開玩笑說,他那邊就像個老人院一樣。
另外一位老先生一進來遞交健保卡,就用宏亮的聲音問好,醫師馬上就說,某大哥,這次是換左腳了嗎?他很快地點頭說,對啊~然後又快速地離開!醫師又告訴我們,這位老先生本行是貨車司機,長期要跳上跳下,其實膝蓋已受損,但在工作期間他沒法開刀,因此就這樣撐著,自己靠運動、意志力維持腳的活動力,等到退休了,他才來開刀。醫師說,他覺得這樣很好啊,如果患者本身有動力、有意志,可以想辦法不讓自己的狀況惡化,他不認為一定要勉強開刀。
雖然候診時間很長,但是在診間中聽著醫師與每位患者的互動說明,就好像在聽著不同的人生故事,也讓我頗有感觸~
從這次看診經驗,我也體驗到所謂的好醫師,耐心真的是必備,能仔細診斷及說明,還與患者東聊西聊,讓大家都有被照顧到的感覺,他們得要多熱愛這份工作才不會失去助人的初衷!而面對這診間的人生百態,他們有一套自我調解之道,才能讓自己不隨患者陷入負面情緒,做好自己的角色吧!
雖然覺得這次的看診真是花了好長的時間,但是我有學到一課的感覺,也啟發自己看待工作的不同角度~